佳佳美容網
開篇語
衛生部日前公布了首批17項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及相應技術管理規范。此次由衛生部負責制定目錄和進行臨床應用管理的第三類醫療技術,是指涉及重大倫理問題、高風險、安全有效性尚需進一步驗證和需要使用稀缺資源的技術。那麼這些技術涉及哪些倫理問題?
其高風險和安全有效性問題體現在哪些方面?這些技術的應用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資質有哪些規定?從今天起,本報選擇部分首批第三類醫療技術,請專家進行解讀。
在衛生部日前公布的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中,變性手術成為相關媒體報道中的熱點詞匯。作為一項涉及諸多復雜倫理問題的醫學技術,變性手術已經超越醫療技術本身,成為一個受公眾廣泛關注的社會話題。這也正是該項技術此次被最高衛生行政部門“嚴加管束”的關鍵所在。
涉及諸多倫理問題
整形教授指出,變性手術是針對易性癖這一特殊患者群體的外科治療手段。易性癖患者的心理性取向與其生理性別截然相反,他們對自己的生理性別感到極度厭惡,渴望完全按異性的角色去生活,但他們的其他認知能力和心理特征都與常人無異。
患者為達到改變性別的目的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有自殘和自殺傾向。“變性手術是易性癖患者在心理、藥物治療無效後,迫不得已采取的治療方式。”
“變性手術被衛生部列入首批允許臨床應用的第三類醫療技術目錄,開展手術的醫療機構需經衛生部審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項技術涉及諸多倫理問題,必須慎之又慎。”華夏整形美容網特邀專家說,變性手術所采取的組織移植、器官再造技術都是整形外科的成熟技術,但這個手術卻完全不同於一般的美容整形手術。
對於易性癖患者而言,接受變性手術是身心不一痛苦的結束,但手術後還將面臨來自自我心理適應、家庭和社會能否認可接納自己的新性別身份等重重考驗,這種考驗是極其嚴酷的。據報道,近日,英國有5名變性人向有關機構投訴倫敦著名的查靈克羅斯醫院,指稱由於該院過於輕率地為他們實施變性手術,使他們的術後生活面臨巨大困擾,十分後悔。
專家說,接受變性手術,患者需要切除身體上原本正常健康的生殖器官,今後也不能再生兒育女。“從嚴格意義上講,他們是具有外在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中性人’。這種特殊的生理狀態及對未來家庭生活的影響,是患者首先要面臨的自我考驗。”曾經有一個男孩要求做變性手術,但其家裡強烈反對,因為這個男孩是家裡幾代單傳的男丁。
專家指出,變性手術後,患者以截然相反的性別身份進行生活,勢必對原有的家庭及社會關系造成極大沖擊,家庭成員、社會環境能否認可接納這種新性別身份,將給患者造成巨大壓力。就目前而言,社會對變性人的理解和寬容程度都還與患者的期望值有著相當的距離,一旦無法適應,反而會給他們增加新的痛苦。
為變性設置重重“障礙”
“變性手術是不可逆的手術,沒有回頭路可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專家們反復強調,患者接受變性手術應慎之又慎。專家指出,在正在征求意見的《變性手術技術管理規范》中,對接受變性手術的患者設置了重重“障礙”,目的就是給患者足夠的“後悔時間”,延長患者、家庭及社會的磨合期,也將一部分想做但並不適合接受變性手術的患者“拒之門外”。“設置重重障礙,關鍵是嚴格把握手術的適應症,更好地保護患者。”
“患者必須是與醫生反復接觸,確認為易性癖患者的,才可以考慮手術,而不是患者想做就做。”專家介紹說,《規范》中明確規定,接受變性手術患者必須有精神科醫師開具的易性癖病診斷證明,同時證明未見其他精神狀態異常;經心理學專家測試,證明其心理性取向的指向為異性,無其他心理變態。同時在患者年齡上也作出限制,必須大於20歲,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這是為了確保接受手術是患者真實意願的體現,而不是不成熟的想法或一時心血來潮。
《規范》還提出,接受變性手術的患者必須滿足很多的“必要條件”:對變性的要求至少持續5年以上,且無反復過程;患者以其選擇的性別公開地生活和工作至少2年;術前接受規范的心理、精神治療不少於1年且無效;未在婚姻狀態;同時,手術前患者還需要提交本人要求手術的書面報告並進行公證,以及已告知直系親屬擬行變性手術的相關證明等。
“這些要求都是為了延長患者與家庭、社會的磨合期,對改變性別身份後的生活狀況能夠有足夠的心理准備和適應能力,盡可能規避術後可能出現的倫理沖突對患者的身心沖擊。”專家解釋說。
此外,變性手術前患者還必須提交由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患者無在案犯罪記錄證明、當地公安部門備案同意術後更改身份證上的性別等法律文件和證明。“這也是從社會管理角度考慮,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變性別身份的辦法,逃避法律的制裁。”專家說。
變性手術也被稱為“性別工程”,是整形外科技術的綜合體現。我國公開報道的第一例變性手術是1990年由我國著名整形修復重建外科專家何清廉教授在上海主刀進行的。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變性手術的醫療技術已取得了長足進步。但由於缺乏管理規范,部分醫院受商業利益驅使,偏離了治療的根本目的和原則,或並不具備相應技術和設備,或不顧病人的實際情況而實施變性手術,也不考慮是否符合法律、倫理要求,由此引發了不少醫療糾紛。
“盲目手術的後果非常危險。”整形教授指出,這不僅會給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身心傷害,也不利於患者以新的性別身份重返社會。因此,此次出台的技術管理規范對開展變性手術的醫療機構及醫師都設置了“高門檻”,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
整形教授介紹說,變性手術需要切除患者正常的外生殖器和性腺,再造新的外生殖器和第二性征,外形逼真、具備性生活功能的外生殖器再造是變性手術的難點。目前“男變女”手術比“女變男”手術技術相對成熟,手術效果也更勝一籌,原因就在於“女變男”手術過程中再造陰莖有難度。“如果沒有較好的整形外科工作基礎,很難完成高質量的器官再造。”
因此,《規范》要求,開展變性手術的醫療機構必須是三級甲等醫院或三級甲等整形外科專科醫院,並設有變性手術技術臨床應用與倫理委員會。醫院要設置整形外科10年以上,有較強的整形外科工作基礎,能獨立完成體表器官再造等高難度手術;有單間病房,便於保護變性手術患者隱私和進行心理治療等。
“由於手術的高技術含量和倫理特點,變性手術必須在有效管理下,由具有相當理論水平和臨床經驗的醫生來完成。”整形教授說,根據《規范》,開展變性手術的術者必須從事整形外科臨床10年以上,有5年以上參與臨床變性手術的經驗,曾獨立完成10例以上的外生殖器再造術,具有副主任醫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手術的第一助手也要求從事整形外科臨床工作5年以上。
整形教授還特別強調了變性手術的實施順序。根據《規范》,必須先切除性腺和外生殖器,然後再進行新的性器官再造。“只是做第二性征的改變,將會造成諸多社會問題。”他舉例說,如果一名男性患者未切除性腺和外生殖器,而只是去做隆乳、喉結變小等手術,那麼其男性的生理性別並未改變,但又具備了女性的乳房外形等第二性征,將會給社會帶來混亂。
這也再次凸顯出實施手術的醫院和醫生必須具備較高技術水平,在首先完成性器官和性腺切除前提下才能順利完成新性器官再造的重要性。
專家強調,變性手術是從切除性腺和外生殖器開始的,這就意味著患者從此走上不歸路,即再也不能重新恢復原有的性別,只有進行下一步的變性手術。如果醫院和醫師的醫療水平不夠,再造的新的外生殖器失敗或不逼真,今後即便到更高水平的醫院進行修整,患者也將再難獲得外觀逼真的外生殖器外形。這也是《規范》中規定提高醫療機構和醫師入門“門檻”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