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美容網
出血、腫脹、感染、疼痛……在人們的印象中,整形手術似乎總伴隨著這樣那樣的危險,一旦手術失敗,美容就成了毀容。社會輿論正是在這個層面上,對整形手術有較多的懷疑和非議。
怎樣才能把整形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近日,一位從事整形外科20多年,對目前廣州整形市場現狀憂心忡忡的業內人士A先生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工業化操作弱化醫生角色
“整形手術最大的風險就是選擇醫生的風險。”A先生開門見山地對記者說,“手術帶來的各種並發症、手術做得成不成功、消費者滿不滿意等等這些風險,跟醫生水平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現在不少醫院采取的工業化操作模式,卻弱化了醫生的重要性”。
據A先生介紹,目前廣州許多整形醫院對消費者從咨詢、接診到進行手術有一套非常工業化的操作流程:首先,有專門的導醫小姐在醫院門口迎接消費者,並將其帶到咨詢小姐處;然後,由咨詢小姐介紹醫院的整形項目並向消費者做出推薦,同時解答消費者關於手術的所有疑問,包括手術適應症、手術並發症、手術安全性等專業問題;最後,如果消費者決定做手術,才由咨詢小姐安排與手術醫生見面,預約手術時間,通常是隔天甚至當天就進行手術。
“最要命的問題就在這兒了。”A先生憂慮地說,“一個消費者適不適合動手術、動什麼樣的手術、采取怎樣的手術方式,這些問題是需要手術醫生綜合自己的專業知識、臨床經驗、技術基礎和審美能力才能做正確判斷的,是手術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工業化的操作模式使手術醫生對消費者情況無法細節了解,把最重要的環節給漏掉了。要知道,醫院可不是一般的工廠啊”。
術前把關是醫生的責任
弱化“醫患交流”的危害性究竟有多大?記者在對A先生的采訪中了解到一個讓他痛心不已的案例。
日前,一位剛滿18歲身高1.75米的美麗女孩曉宣(化名)因在別的醫院做“巨乳縮小”手術失敗,來到A先生處“求救”。在給曉宣檢查時,A先生看到了令他無法容忍的手術“成果”:曉宣的乳房竟被做成了一大一小,雙乳均留下三條深深的、無法愈合的疤痕。“剛18歲的花季少女啊,你說這……”提起曉宣的案例,A先生氣得說不出話來。
記者深入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去年,還未滿18歲的曉宣到一家大型整形美容醫院准備做抽脂手術,咨詢過程中,曉宣透露了覺得自己胸部偏大的煩惱,咨詢小姐便馬上向其推薦收費上萬元的“巨乳縮小”手術,並將手術效果說得完美無瑕,愛“美”心切的曉宣一時沖動,決定手術,釀成苦果。
A先生向記者介紹,根據他對曉宣的問診情況加上對術後乳房的檢查,基本可以判斷曉宣術前的乳房是很正常、很漂亮的,屬於“豐滿型”,根本不符合“巨乳縮小”的手術指針。
“咨詢小姐竟然決定了消費者是否適合做手術,這應該是由手術醫生嚴格把關的啊。工業化操作,從經營角度講也許能提高效率,可帶來了把人物化處理的可怕隱患,受傷害最深的就是像曉宣這樣的無辜消費者。”A先生痛心地說。
“利益”令醫院和醫生道德淪喪
“在工業化的操作流程中,醫生成了一個普通的組成部分,有些醫生迫於醫院壓力和在利益的誘惑驅使下,就丟掉了自己的職業道德。”A先生說起了最讓他擔憂的事,“當咨詢小姐使盡渾身解數說服消費者進行手術,並把其帶到醫生處,這時醫生發現消費者不適合做這樣的手術,你說醫生該怎麼辦?拒絕一次,兩次,第三次後……投資的成百上千萬的老板會怎麼想:你不做,有的是人願意做,不做就走人。哎,真是悲哀呀……”。
A先生以曉宣的手術為例對記者說,即使曉宣本人強烈要求要做“巨乳縮小”手術,也不應該選擇那樣的手術方式。其實只需從曉宣的腋下稍微抽一點脂肪,胸部就會變得挺拔,對她也沒有大的傷害,只是這比起“大動干戈”的手術收費便宜很多。A先生對此感到非常氣憤:“我簡直不能想象,那個手術醫生怎麼下得了手”。